平顶山学院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6/04/18  出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点击:
     

    平顶山学院关于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意见

     

    校属各单位:

    按照我校《关于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依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为切实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扎实推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关文件精神,围绕提高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目标,树立开放办学观念,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机制,优化合作育人条件,拓宽合作育人渠道,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总体目标

    通过校内、校外两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到十二五末期,覆盖所有学科专业群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组织机构基本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有效运行,双师型教师人数达到专任教师总人数的30%以上,校企合作建成至少10个较高层次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与境内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

    三、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水平,更新办学观念。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内涵及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树立开放办学观念,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意识。把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到事关我校办学特色能否形成、人才培养质量能否真正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能否得到有效提升,进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用产学研合作育人的观念统领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切实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贯穿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2、完善产学研合作有效运行机制。按照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企事业单位发展需要,以学科专业群(或院系)为依托组建由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部门等领域专家共同组成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确立目标,明确职责,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发挥其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过程实施、学生就业安置、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合作研究与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指导、协调作用,逐步确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长效机制。

    3、实施专任教师实践经历计划。每年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进行实践锻炼。同时,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积极聘请具有丰富企业(行业)实践经验的专家承担相应课程的教学任务。

    4、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建设。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科专业群建设需要,依托校内工程技术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已有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大吸引校外企事业单位参与投资共建的力度,使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成为集实践教学、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创业训练、就业安置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

    5、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步伐。继续推进并不断完善校内外、课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

    6、实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双导师制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实行双导师制,所有参与集中性实践的学生均需同时配备校内老师和校外专家两个导师,共同完成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

    7、提高校企(院所)协同创新水平。依托高压智能开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陶瓷研究所、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雅乐团等研究平台,利用我校人才队伍优势和企业资金技术优势,建立校内专家定期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校外专家定期来校交流和定期召开校企合作项目对接洽谈会制度,主动联系并积极承接有助于破解企事业单位发展瓶颈的横向科研项目。

    8、拓展国内国际合作办学空间。在进一步做好与郑州大学等省内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的基础上,依托我校优势学科专业,加强与省内外其他高校之间的联系,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普通本科生校际交流学习、教师互聘、教学资源共享、联合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继续开展好与台湾南华大学之间的合作,加强与国(境)外其他高校之间的联系,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提高合作层次。

    9、加大社会服务力度。继续做好成人学历教育、国培计划、地方干部教育培训、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等社会培训项目,扎实推进三下乡、科技特派员、支教扶贫等社会服务工作,积极开展面向合作单位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咨询、策划、培训等服务工作。

    10、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项目。按照观念引领,重点突破,典型示范、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选择部分有一定合作基础的专业(或专业群)及其相应的合作单位,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项目,重点资助,立项建设,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

    电气信息类专业应面向装备制造业,围绕智能控制、电子信息、物联网技术应用定位,在电气、机械等领域构建学科专业群,培养复合型工程人才。依托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等平台,结合专业(群)特点,切实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努力探索新型合作方式,建立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工程类人才培养新模式。

    文化传媒类专业应充分发挥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汉语国际推广曲艺文化基地等项目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文化传媒等单位之间的合作,探索以提高学生播音、主持、编导、艺术等岗位应用能力为主的综合竞争力的新途径。

    教师教育类专业应面向基础教育,借助我校2013年立项的基于教师实践智慧提升的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项目,认真落实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学校签订的合作协议,切实加强与合作学校的联系,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稳固合作关系,积极推动双导师制的实施,为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累经验。

    11、规划并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区建设计划。2014年上半年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区前期规划工作,2015年上半年付诸实施,为校企合作和大学生创业就业搭建平台。

    四、保障机制

    1、加强组领导。学校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领导、督促政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

    院系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本院(系)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协同配合,齐抓共管,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保证正常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总额逐年有所增长的基础上,学校逐步加大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对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建设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对于依托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平台申报,并经学校评审获准立项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项目,学校在五年建设期内给予每个项目50万元经费支持。

    对于与合作单位共建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根据合作建设方投入资金的多少,学校按照1:1的比例给予配套资金支持。

     

     

     

                                                                                        201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