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室事故处理制度
    发布时间:2017/05/18  出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点击: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室事故处理制度

     

    一、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分类

    实验室安全事故根据事故危害性的大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重大安全事故(一级事故):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溢水、有毒气体泄露、漏电、触电等情况,造成人身伤亡事故、重大经济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等不良后果。

    2.严重安全事故(二级事故):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溢水、有毒气体泄露、漏电、触电等情况,经实验室人员及时控制,造成一定程度经济损失或不良社会影响。

    3.一般安全事故(三级事故):实验室未关门、实验室无人值守(未发生事故)、实验违章操作、实验室溢水、实验室异味严重或异味外泄等情况,造成轻度经济损失、影响他人身体健康或不良社会影响。

    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根据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不同种类和安全的危害性及危害范围采取不同的处理和应急办法。

    1一般事故处置办法

    一般事故必须进行登记,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详细经过。(2)、处理方法和经过等。

    一般性的事故如小范围烧伤、扎伤、烫伤等可在紧急医学处置后,发生事故后,及时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调查情况,按事故调查报告作进一步处理。

        责任追究采用谁使用谁负责制度。日常实验室安全如门窗、水电等由实验员和实验室负责人员负责,实验教学中出现的一般事故由任课教师负责处置、上报等事宜。

    三、严重安全事故(二级事故)的主要类型和处置办法

    1.火灾性事故: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对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不慎或保管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2.爆炸性事故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违反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压力容器(如高压气瓶)而导致爆炸;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对易燃易爆物品处理不当,导致燃烧爆炸;

    3.毒害性事故

    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

    4.机电伤人性事故

       机电伤人性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

    5.设备损坏性事故

    设备损坏性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事故表现和直接原因是:由于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

    意外是个处置原则:建立日常检查、记录工作确保水电、仪器、设备安全,杜绝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有毒危险品领取、使用记录和专人负责保管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发生以外事故及时上报工作,第一时间上报学院和学校负责安全工作的主要领导。

    重大安全事故(一级事故)

    建立相应和规范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一级事故),确保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秩序。

    1.重大安全事故(一级事故)必须设立专人人员负责,发生一级安全事故的实验室,相关责任人当年考核不合格,扣发全年津贴。

    2.及时上报学校和学院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有领导决定进一步处置和上报工作,并及时做好疏散撤离工作。

    3.确保剧毒危险品的领用、储存、使用记录工作,尽量减少剧毒危险品的使用。

    4.确保教师的第一责任人制度。